close

kLSXPIBWbz9bCbN2Aah2-1000x1406.jpg

即便是生活裡的柴米油鹽,也滿載著吉光片羽。   

於市郊居住的日本夫婦,津瑞修一和津瑞英子,過著精神富餘、媲美陶淵明的田園生活。自己耕種,採食,料理,自己造房子,種樹,做木工,從年輕到年老,一切自己動手做。拍攝時,修一先生已是90歲高齡、英子小姐已是87歲高齡,然而,他們對學習的熱忱並沒有因為年齡而消退,而是不斷地精進,並持續地自我探索;不貪圖名利,對事物的輕重緩急有明確之分;傾情於自然風景,盼以書寫、影像記錄等方式,給予社會正面的影響力。

 

藉由津瑞夫婦的日常,我可以想像,也許我的老年生活也可以很有活力、很豐富多彩,不只有現實的打擊、金錢的衡量、病痛的危機,還有很多可以嘗試的!我尤其喜愛曾是建築師、大學教授,後為自由評論家的津端修一先生的思想哲學,他曾告訴妻子英子小姐「總之我要找到自己就能做到的事,雖說邊琢磨邊做很費時間,但總能得到想不到的啟發。」
 

5.jpg

「我和先生是從結婚後才開始變熟的。」


「我從來沒有阻止過他做什麼,我丈夫真的很喜歡問我,這麼做可以嗎?無論說什麼做什麼。我都鼓勵他盡量去做,漸漸地他什麼都自己做,從此我們就無話不談了。」

 

把先生照顧好,自己就會過得好,英子小姐是這麼被教育的,全然地支持著丈夫、女兒們自小也都跟著父親,有什麼新計劃,全家人都一起出動;當修一先生上班月領四萬日幣時,想買七十萬日幣的帆船,英子小姐也想盡辦法,甚至私下變賣衣物、解除保險,只為實現修一先生想做的事。

 

起初我認為英子是幸運的,如果伴侶無心相處,這般以丈夫為天的用心相守,會是無盡的期盼吧,或者姿態上就比較低。然而,修一先生看似不怎麼表達情感,卻總是默默地幫忙英子小姐整理菜園、標誌田地、拍照留念,特別是在寄明信片時,都會在每張明信片上面畫上兩人的畫像,非常浪漫呢!英子小姐也說不出「我愛你」這三個字,但愛已然表露於日常生活,例如她對修一先生起居上無微不至的照顧,以及兩人交談時,就坦率地說,她勞動的目的,就是為了讓他開心。

 

電影裡回顧兩人的舊照並且談論,英子年輕時就是個笑容甜美、個性爽朗的女子,擁有出色的廚藝、從未對生活設立限制,婚後更是辛勤耕耘於農田與果樹,料理每一天每一餐健康豐富的菜餚,勤勞積極地面對人生。儘管之後丈夫平靜離世、一房子的空虛讓英子時常不知所措,她仍努力接受這份失落,像丈夫還在一樣地生活著。和往常一樣,煮丈夫愛吃的飯菜,「孩子的爸,該吃飯喽。」說著把飯菜端在他的相片前面。英子小姐經常想著丈夫和她說過的話 -「只要埋頭苦幹,就能發現各種精彩的事。」

 

修一先生獲得英子小姐的所有認同、英子小姐在修一先生的身上得到無數啟發。彼此相知相惜,在時間的流逝下,累積了令人欣羨的幸福。家,成為了取之不盡,用之不竭的寶藏,人與自然,共存共榮。

 

「風吹枯葉落,落葉生肥土,肥土豐香果,孜孜不倦,不急不慢。」

 

每個片段的結尾,擔任旁白的樹木希林就會徐徐緩緩,饒富深意地念起這句詩:「風吹枯葉落,落葉生肥土,肥土豐香果,孜孜不倦,不急不慢。」越往後看,越感受到這句話的奧義。修一先生用一生的時間,孜孜不倦地,和英子小姐一起實踐這首詩:購入荒貧的土地,想辦法把它變肥沃,用身體力行告訴別人:你也是做得到的,激勵戰時被毀損了無數家園重建希望。為此修一先生當了建築師,立志打造一個嶄新的,造福人民的綠色建築。到了九十歲,他婉拒了許多邀約,為盡量地珍惜自己最後的時光。然而一間「旨於幫助辛苦工作一輩子卻迷失自我的人們」的醫院重建計劃向他請益,修一先生卻不計酬勞地協助,只為完成他人生中最後一件有意義的事。做任何事、任何想法,都懷抱著極大的關懷,之於人類之於社會,傾囊相授,毫無保留。

 

以下是修一先生拼貼於醫院重建設計稿上備註的短文,字字在我的心上發光:


家應該是生活的百寶箱 (勒.科布希耶)
所有的答案,都在偉大的大自然中 (安東尼奧.高迪)
活得越久,人生就會越加美好。 (弗蘭克.勞埃德.賴特)      

 

 header_img.jpg

 

 

files_180515095255_3.jpg

 

o0480031214104667987.jpg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有田媛 的頭像
    有田媛

    有田媛

    有田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